01我叫玛利亚,捷克斯洛伐克人,职业是教师。

到新学校后的第一节课,为了尽快熟悉同学们,我点了个名。哦,还顺带了解了他们父母的职业,万一有什么琐事可以让他们帮忙呢?知道了总是不错的。

丈夫死后,我便孤身一人。唯一的妹妹远在莫斯科,联系上她十分费劲。

家长们大多热情帮忙。比如海伦的妈妈,她是发型师,就免费为我做了时髦的发型。

还有一些家长可以修台灯,或者是代我排队购物之类的。

作为小小的回报,我会对他们的孩子“多加关照”。比如,让他们督促孩子重点复习一部分内容。

家长们都是希望孩子好的,除了丹卡的父亲。

我让他帮忙联系飞机乘务人员,把家乡味蛋糕捎给我那个妹妹。这对在机场上班的他来说不过举手之劳。

谁知道他居然说这是偷渡,一口拒绝了。

他女儿丹卡学习本就不用功,这让我有点生气。

之后的一次随堂考试,她又不合格。她父亲明明在机场工作,怎么能按照课文里写的,说成是开拖拉机的呢?

丹卡平时练体操占用太多精力,在学习上也没表现出什么天赋,所以我决定不再点她起来测试,那样是在浪费其他同学的时间。

谁知她居然歇斯底里,公然诬陷我透露题目给其他同学。

真是无可救药。

好在除了无可救药的丹卡一家,其他大部分家长都愿意帮我,孩子们也会来我家做点家务。他们年轻有活力,干起活儿来又好又快,解决了不少问题。

我当时一度以为,这种相处方式是舒适的,可让我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——

丹卡自杀了!

02

女教师

Ucitelka (2016)

导演: 扬·霍布雷克

编剧: 培特尔·亚尔乔夫斯基

这部影片中的无耻女教师,中国家长没少碰到过,有啥办法呢?

类型: 剧情 / 喜剧

制片国家/地区: 斯洛伐克 / 捷克

语言: 斯洛伐克语

片长: 102分钟

《女教师》是捷克导演扬·霍布雷克(Jan Hřebejk)的最新长篇作品。

片中,新来的女教师玛利亚(又译达玛莉)不断以权谋私,使校园陷入混乱。校长决定召开家长会,寻求共同对抗嚣张的玛利亚。

你可以说这是个小格局故事,但其实这样的事并不鲜见,尤其是在中国。

影片采用时下流行的双线叙事,一面是针锋相对的家长会,一面是女老师平日的所作所为,故事的张力就埋藏在线索的交汇和碰撞中。

为了保持自然,剪辑得轻巧却不失质感。片头这段3分钟的镜头组接,快速将学生与家长一一对应,让人印象深刻。

同时,《女教师》又是一部话剧感十足的电影。

作为捷克导演代表,作为从影三十年的老江湖,扬·霍布雷克继承着“荒诞”的传统。这传统上溯可至卡夫卡,哈谢克。

影片中的一些细节总能让你联想到那些很"drama"的电影,比如《杀戮》《穆勒老师必须离开》《课室风云》。

而室内的大段群戏,镜头在面孔间穿梭,人物举手投足间身份地位跃然纸上,更是堪称家长版《十二怒汉》。

△尽管表示事先没作过多参考,但导演承认《女教师》有点像《十二怒汉》

为了让角色显得更独立,扬·霍布雷克此次启用的大多是从未合作的演员。(电影的拍摄地是斯洛伐克,演员也多时斯洛伐克人,而导演是捷克人)

角色虽然脸谱化,但演员表演自然,仍然能给人强大的冲击力。

负责配乐的Michal Novinski此次收获了不少好评,简单的钢琴与弦乐搭配,却能起到良好的渲染作用。要知道,他平时也是银幕剧院两栖动物。

影片的高潮同样是戏剧化的。

因为家长会上没人愿意加入联署轰走玛利亚的计划,维护老师的高阶家庭家长们一一起身,其他家长也随之离开了。可当校长无奈地回到办公室喝着闷酒,那些普通家庭的家长们又叩开门……

没有大打出手,没有激情起义,戏剧冲突在无声无息的排队签名中达到了高潮——四两拨千斤。

03不少人在看到片尾交代学生们的现状时一愣。

没想到,这样一则赤裸的黑色幽默故事,竟是来源于编剧培特尔·亚尔乔夫斯基读小学时的真实经历。

《女教师》的故事设定在1983年。

1969年,“布拉格之春”改革浪潮初现。苏联展开清洗后,捷克斯洛伐克政治上万马齐喑,经济上走入死胡同,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。(糟糕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,1993年天鹅绒分离,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历史)

“这件事特别强烈,它活在我们的家族神话里。 多年来,它在各种场合被提出,重塑和记忆。”培特尔·亚尔乔夫斯基说,从某种意义上讲,这个剧本已经写了三十多年了。

一些影评认为,玛利亚能为非作歹,多少是因为大家惮于她学校党主席的身份。

但导演扬·霍布雷克却是一再强调,《女教师》没有任何政治倾向,因为他觉得“人性不会变”,这类事件在哪儿都可能发生。

把荒诞的小故事置于严肃的大背景下,这手法多少会让人想起导演代表作《分道不扬镳》。

△分道不扬镳 Musíme si pomáhat (2000)

简介:故事发生在1943年纳粹占领期间的捷克城镇。一对夫妇为了保护以前的雇主,即从集中营逃脱出来的犹太人大卫,把他藏在家中。但当地的纳粹帮凶对他们看得很紧,并且对妻子玛丽别有用心,于是他们慌称玛丽有了身孕。可不巧的是,谁都知道丈夫约瑟夫没有生育能力。为了避免灾难降临,看来只有让匿身的大卫“代劳”了。——互动百科

《分道不扬镳》曾获2001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,最终败在《卧虎藏龙》手下。片中虽然充斥着二战元素,却能轻松将善意剥离出来,和盘托出。

《女教师》顺利传承了前作的氛围和风格。

扬·霍布雷克自己认为,两部片子的共通处就是他这些年不断探求的主题——“畏惧”(fear)和“尊严”(human dignity)。

他有一套自己的电影哲学。不拘泥于教导式的做法,而是把电影变得纯粹自然,容易接近。

他说:“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:做某件错事可能对你有好处,或者反过来说,这时候顺从良心或是道德准则可能对你不利。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人都可以理解《女教师》。”

编剧培特尔·亚尔乔夫斯基和他是老朋友了,也许他也是这个故事最早的倾听者之一。

时间帮他们酝酿着故事的一切,包括其中蕴含的畏惧和尊严。某天再拿出来回味,更悠长。

04《女教师》最后,玛利亚踩着高跟鞋出现在新的课堂,准备又一次点名。

这个开放式结局又喟叹了一遍,“人性不会变”。况且有时候身边的事比电影还荒诞。

有人在《女教师》的长评里提到了《老师我想对您说》。

这篇2000多字的文章出自山西吕梁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之手。由于在学校无缘无故受到老师打骂,孩子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。

看完电影,再看看这篇文章,突然想起小时候认识的一位小学老师,因为一点小事体罚了全班学生,被几家媒体报道,闹得很大。

当时学校是辞退了她。可过了几年,偶然听别人说起她后来的情况,居然是又去了另一个地方继续当老师。

这就是现实。不敢妄论“什么样的制度造就什么样的教育”,只愿无辜的孩子能远离伤害。

Peace & love.